行業拐點已至 核工業進入由大到強關鍵年份
發布時間:
2020-08-28
今年是“十三五”核工業規劃實施全面發力之年,也是推動我國由核工業大國向核工業強國邁進的關鍵一年,因而核工業要繼續制定合理目標、補齊短板、加快海上核電站建設、打造中國品牌,“十三五”期間核電將繼續安全高效發展。 日前,國防科工局召開“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宣貫會,會后就《“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作了解讀。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透露,截至目前,《“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
今年是“十三五”核工業規劃實施全面發力之年,也是推動我國由核工業大國向核工業強國邁進的關鍵一年,因而核工業要繼續制定合理目標、補齊短板、加快海上核電站建設、打造中國品牌,“十三五”期間核電將繼續安全高效發展。
日前,國防科工局召開“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宣貫會,會后就《“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作了解讀。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透露,截至目前,《“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核能開發科研規劃》《“十三五”軍工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規劃》《“十三五”軍工核安全規劃》《“十三五”國家核應急規劃》等均已正式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和在建裝機容量將達到8800萬千瓦,與之前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的核電裝機容量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相吻合,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的三代核電技術仍能獲得青睞。
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截至2017年1月,我國核電在建容量2416.6萬千瓦,并網容量3161.7萬千瓦,國內核電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和在建裝機將達到8800萬千瓦。”王毅韌表示,發展新能源是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核電作為低碳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國際能源署聯合預測,到2050年,全球核電發電量將在現有基礎上翻番,發電比例將達世界發電總量的17%。但目前我國核電在發電總量中的比重還較低,僅占3%左右,遠低于全球11%的平均水平。因此,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發展核電。
60多年來,中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核安全記錄。王毅韌表示,國家原子能機構作為核工業行業主管部門,將不斷完善核安全與核應急體系、提升核安保整體能力、保障鈾資源和核燃料供應、加強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管理,確保“核安全有保證、鈾資源有保障、核安保有能力、核廢料有去處”。
補齊核燃料循環后端短板
“從鈾礦勘探、開采、提純到核燃料元件制造與使用,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核產業鏈,但是在乏燃料大規模處理方面還存在短板。‘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強乏燃料后處理技術研究,補齊核燃料循環后端短板。”王毅韌說。
據王毅韌介紹,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確定了核燃料“閉合循環”和“核能發展必須相應發展后處理”的技術路線,并在頂層設計、規劃引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過,目前我國尚未具備建設大型后處理廠的能力,因此國家設立乏燃料后處理科研專項,致力于攻克相關技術。
王毅韌說,在后處理產能方面,我國制定了三步走計劃:一是建設每年60噸規模后處理中試廠,目前已經完成;二是要完成每年200噸規模后處理示范工廠的建設;三是實現每年800噸的工業規模后處理能力。在自主掌握大規模后處理技術之前,我國將籌劃與法國合作建設一座800噸級后處理廠。他表示,通過兩個五年規劃,我國乏燃料后處理問題能很好地解決。
目前,我國已對乏燃料后處理產業的近、中、遠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和部署,開展了技術攻關,建成了后處理放化大樓等一系列科研設施,設立了乏燃料處置基金。2010年后處理中試廠成功完成熱試,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后處理能力。
王毅韌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從易到難、由小到大的思路,堅持自主創新,在掌握后處理關鍵技術的基礎上盡快形成能力,打通核燃料閉合循環之路,為自主建設工業規模后處理廠奠定基礎,補齊核燃料循環后端短板。
加快海上核電站建設
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也被稱為海上核電站,對推動我國遠洋油氣資源開采和水面艦船核動力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王毅韌透露,我國已將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列入國防科技工業“十三五”規劃和核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目前已開展相關標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王毅韌說,我國要建設海洋強國,對海上資源的開采非常重要。但在海上作業,能源是個問題,目前的方法是帶著柴油發電機,但很費事,對海洋環境也不好。同時,西沙、南沙群島有人居住和生活,他們所需的能源也要依靠柴油發電機。此外,未來一些大型船舶,也需要海上核動力。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應用前景廣闊。
國家原子能機構組織行業權威專家進行了多輪論證,確定采用成熟技術改進的方案建設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王毅韌說,該方案是用現在陸地上使用的小型反應堆,改造后用在海上。
目前,我國已安排專項科研經費,先行開展相關標準規范研究,重點支持總體設計及安全技術、關鍵設備設計試驗、運行維修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在自主研發的同時,也在跟俄羅斯商談合作,以求加快進程。王毅韌說,該平臺建成后,預計將率先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天然氣開采等領域。
加快產業園布局建設
“當前我國核電站建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但現有核燃料循環產能主要分布在西部,距離核電站較遠。”王毅韌說,為解決上述問題,進一步優化產能布局,構建合理核燃料保障供應體系,國家原子能機構積極推進在核電相對集中的沿海地區建設核燃料產業園,打造“一站式”核燃料元件生產供應基地。
2012年,在國家原子能機構推動下,中核集團公司與中廣核集團公司就合作建設產業園達成一致,選址在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境內。但2013年7月,在開展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過程中,遇到不同意見,江門產業園項目終止。之后,中核集團公司和中廣核集團公司重新開展了核燃料產業園項目選址工作,目前正處于廠址論證階段。
“核燃料產能建設的步伐要跟著核電發展的需要走。目前我國的燃料產能可以滿足核電站需要,但未來隨著核電的發展必然要建新核燃料產業園。”王毅韌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重點開展產業園選址工作。“我們將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項目‘鄰避效應’,提高公眾接受度。”
推出“中國創造”核品牌
當前,核電已成為國家外交的新名片,國家原子能機構在推動核工業全產業鏈“走出去”等方面也做了考慮和安排。
王毅韌表示,國家原子能機構將加大《原子能法》、《核安保條例》、《核損害賠償條例》等核領域立法工作力度,確保我國核工業“走出去”有法可依,并能滿足國際核不擴散形勢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時,還將充分發揮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影響力和多雙邊統籌合作的傳統優勢,完善核領域跨部門國際合作協調機制,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指導。另外,要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整合各方優質資源,引導企業形成對外合力,提高核工業“走出去”成效。
“我們將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借助多雙邊合作平臺,積極展示我國成熟核技術和產品,穩步將‘中國創造’核品牌推向全球。”王毅韌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對英國、阿根廷、南非、土耳其等核電出口重點目標國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核領域交流和培訓,推動華龍一號等核電技術裝備走出去。積極參與核燃料產業國際市場分工,推進核安保中心、地區核燃料中心等項目建設,積極打造我國地區核能力服務中心。此外,還將主動宣傳我國核不擴散政策、核出口管制機制和企業自律情況,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為核工業“走出去”營造有利國際環境。
我國還將促進核技術應用,壯大核產業規模。重點加大核技術在農學、醫學領域的應用范圍,加快輻射加工產業發展,更好的將核技術服務國民經濟建設。
在推進核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將加強安全管理,提升核設施的本質安全度,健全完善核應急體系,推動核安保能力整體提升,保障核工業安全萬無一失。
行業拐點已至 核工業進入由大到強關鍵年份
能源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核電“走出去”、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核電項目建設,按程序組織核準開工,有序啟動后續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和建設準備等多項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規劃。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意見》規劃,中國核電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中長期看,本輪高峰具備可持續性,行業拐點已至,預計2017年下半年將迎來核電機組核準高峰期。
相關新聞
2020-08-28
2020-08-28
2020-08-28
2020-08-28